2009年12月30日星期三

当生死不再只是话题

2009年的最后一天,很难得地,我看了一篇令我有所感触的好文章——那就是星洲副刊“菩提树”所刊登的《当生死不再只是话题》。

文章写的是台湾一对夫妻陈汉耀和吴美凤失去了他们唯一的女儿的经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们的独生女在一场车祸中不幸逝世,尽管难忍心中的悲痛,但是面对启事者的道歉,他们选择了原谅。这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换作是你和我,还是我们周遭的任何人,这都是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但是对于陈汉耀和吴美凤来说,女儿的逝世已经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再多的补偿也是于事无补,如果要求得太多,对方做不到,反而造就了另一个家庭的破碎。

起初,看到这一段,我觉得他们好傻,虽然女儿不可能复活,但是至少能够拿到一些补偿金,为何要将它拒之门外?我觉得他们太善良了。可是后来,我反而羡慕那位女孩,虽然她的人生只有短短的二十年,但是他们善解人意的父母为她结下了好缘,令她得以了无牵挂地离去。

这对夫妻忆起女儿生前的点点滴滴,是如此地平静,就像提起一个活着的女儿的生活点滴一样。不难想象,这是一个不把生死话题当禁忌的家庭。

在他们的女儿云桦还活着的时候,他们就曾经对她说过:“如果爸妈其中一个人先离开,你要经常陪伴另一个,不要让他孤单。”虽然最后是女儿先离开,可是他们仍然遵守诺言,打起精神活下去。我想,云桦应该为她的父母感到骄傲,因为他们没有失信于她,也没有把她忘记。

也许是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从小,我就对生死话题感到禁忌。这是大部分人的想法,直到后来,我发现很多文章以活泼和幽默的文笔和温馨感人的小故事表现了令人敬畏的生死话题,改变了绝大部分人士对于这个话题的恐惧。也许,这就是作者最初的目的吧!

你之所以害怕山的崩塌,那是因为你敬畏他的高;你之所以害怕海的浪涛,那是因为你恐惧它的阔,在你还未走进它的范围,你已臣服在它的脚下。只有当你不再敬畏、不再恐惧,不再轻易臣服于他,你才能看清它的真相。

“哀伤”是一个成长、了解,以及探索自我的伟大机会。眼泪能洁净我们的灵魂之窗。有时候,我们认为自己的心已经破碎,再也无法缝合;或许,我们可以这么想:因为破碎,才能迎进更多来自自在的光。死亡的课题不是责怪、不是愧疚,也不是愤怒,而是——爱。 ——詹姆斯·范普拉(James Van Praagh)《走出哀伤》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